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互聯網企業的盈利來源:排名依次是游戲、廣告、賣商品、互聯網金融、客戶服務(云服務、控制服務、婚姻服務、外賣、網約、租賃等)、線下活動等。細心的網友就會發現,所有這些都需要IP,也就是海量用戶的支持,那就是說:這是一個IP為王的時代。
下面分三塊來介紹互聯網企業必爭的三個領域,首先是百度權重,百度權重的指標好,就說明這個企業網站質量好,用戶多、被收錄多,點擊量大。其次是IP,IP多并不代表這個網站權重大,很多追求IP流量的網站,實際是標題黨,關鍵詞堆積,還搞一些低級庸俗的內容吸引IP,還有就是買賣IP,現在10000流量的IP,市場價大慨就是100元左右,很多網站為了提升百度權重,買賣流量是一項業務。當然,沒有IP是絕對不行的,如何爭取IP是各大互聯網企業的頭等大事。再其次是同行競爭,在內容同質的時代,同行之間爭取客戶的常用各種手段主要是:貶損對方,流量劫持,彈窗誘惑,美女經濟,捆綁軟件,殺毒免費,紅包開路等這都是常用手法。如果在一個領域取得了話語權,其經濟利益和商業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下面我們來說說360這個企業的盈利模式與經驗。360初期主要是做電腦殺毒和電腦優化的,這個領域360做的風生水起。說實話,這個階段360拿到的投資和廣告費真是少的可憐。360不知什么時候讓百度看到了他通過各種手段捆綁在他自己軟件上的用戶,于是兩家一拍即合,360使用百度搜索分成。可后來360打敗了百度的hao123,反過來劫持了百度的大量用戶,這引起了百度的強烈不滿,于是終止了和360的合作,這個事還鬧到了法庭上,最終360敗訴,當年直接損失數千萬元。360恨得咬牙切齒,馬上花重金搞了自己的免費搜索引擎,通過360網址導航向自己的海量用戶推廣自己的瀏覽器和360搜索。這段時間360惹得許多互聯網巨頭大為不滿,爆發了3Q大戰等著名的大官司。
搜狐本來和360有過節,曾經因為合作不成鬧得不歡而散。在這時候,搜狐也加入圍剿360的大戰,終于把360惹發怒了,他切斷自己所有軟件和網站上對搜狐的鏈接,直接導致搜狐網站的流量下降了一大半,給搜狐造成了重大損失。手握海量用戶的360讓各大互聯網企業體會到了優質IP的可怕,于是,各家坐下來合作共贏的談判就開始了。360終于進入躺賺的時代,做起了引流IP的大買賣。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都大把銀子送到了周鴻祎手中。